健康频道

胃癌的第Ⅰ类致癌因子! 幽门螺杆菌的预防和治疗看这一篇就够了

    幽门螺杆菌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成年人中最广泛的慢性细菌性感染!很多人也许知道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但是你对它真正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消化科的李兴华医师,来和大家分享幽门螺杆菌的前世今生,以及有关幽门螺杆菌的预防与治疗。

    发现故事-初次描述

    1875年,德国的解剖学家发现了胃黏膜有螺旋样细菌存在,可惜没能培养成功。

    1893年,意大利的Giulio Bizzozero博士也观察到胃黏膜表面有一种螺旋状的细菌存在。

    1899年,波兰的Walery Jaworski从灌胃液中发现了螺旋状细菌,他称之为小皱弧菌。他猜测可能是胃炎的致病因。这是世界第一个提出此学说的人。遗憾的是,他是用波兰语发表的文章,没引起足够重视。

    1975年STEER博士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胃黏膜中的这种螺旋状细菌的存在。

    

    发现故事-马歇尔的发现

    1979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家Robin Warren在病理标本中看到了这个细菌,1981年邀请内科医生Barry Marshall合作。

    他给其中一位80岁的老胃病患者抗菌素治疗。两周后,这个老病号告诉他,他再也没有感觉胃痛了。

    1982年他俩终于培养成功了。但不被同行认可。

    1984年,Marshall和Warren在柳叶刀发表了论文“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部发现的不明弯曲杆菌”。

    Marshall他在自己身上做了实验。

    1985年,他俩将这一勇敢行为发表在澳大利亚医学杂志上。

    Marshall于1986年移民美国。美国媒体,开始以“豚鼠医生用自己做实验,治愈了溃疡“做题目开始报道。Marshall的知名度开始上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989年,这个细菌被正式命名为幽门螺杆菌。

    终于,NIH和美国FDA开始接受并宣传这种新的观点。

    1994年,美国NIH发表了新的指南,承认大多数再发性消化性溃疡可能因幽门螺杆菌所致,建议使用抗菌素治疗。

    2005年,Marshall和Warren因为这一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概述:

    总的来说,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是过去20年中最重要的医学事件,它的研究成果改变了消化性溃疡、胃癌病因的认识,导致防治策略发生根本变革。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研究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与我们也息息相关。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病是后天传染的,这一点已是各国学者的共识。

    其传播方式:途径是口-口、粪-口传播、胃-口传播,少数可以通过宠物、苍蝇、蚊虫传播。

    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分布

    Hp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均有感染。

    是成年人中最广泛的慢性细菌性感染。

    总的趋势是: Hp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发展中国家约为80%,发达国家约为40%,男性略高于女性。

    中国的感染年龄早于发达国家20年左右,20岁-40岁感染率为45.4%-63.6%,70岁以上高达78.9%。

    另外,我国北方地区的感染率高于南方地区。

    针对Hp,目前也已经有了以下几种检测方法:

    1.金标尿素酶检测

    抗原标本为粪便,抗体标本为血液、血清、指尖血。特点是方便、快捷、15分钟出结果,且不受许多条件的限制。检测结果为继往感染。

    2.碳13呼气试验

    检测须在空腹状态或者餐后两小时后进行,患者近一月内未服用抗生素、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等 Hp 敏感药物,否则会造成检测结果假阴性。为金标准!

    3.碳14呼吸试验

    C14呼气试验是临床用于检测Hp感染的一种方法。被检者空腹,用约20ml凉开水口服一粒尿素[14C]胶囊,静坐25分钟后,用一次性吹气管向二氧化碳吸收剂中吹气,再将吹完气的样品交给医生做检测,检测就完成了。对人体有放射性,孕妇和小儿慎用。

    4.快速尿素酶法

    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方法。能直观有效观察患者是否感染Hp.快速,安全,准确,临床检测操作方便,无放射性。适用于首次胃镜检查。有创检查,不适合复查。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甘薇扬

热点资讯

健康活动

专家讲堂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