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手机耗电快,原来是TA在偷偷"吃电"...你还不快清理?

  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大伙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智能手机耗电快、续航能力低,成为了众多手机用户的“芯”病。那么,智能手机为什么耗电量大,该如何增加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呢?

  各种软件后台运行偷偷吃你的电

  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多软件都持续在后台运行着,这样在无形中会增加耗电量,甚至流量。而这些程序就是你手机的吃电大户!快点清理一下你的手机里不常用的各种软件吧。

  省电操作DISCOVERY

  1、iOS 系统

  双击Home键,出现如下页面,向上滑动需要关闭的软件就搞定啦~

  2、安卓系统

  打开手机中的【设定】,点击【更多】找到任务管理器。进入任务管理器后找到你要关闭的程序,点击【强制停止】再【确定】。这样,你要关闭的应用程序就结束了。

  永远开着WiFi

  没有WiFi环境,但却一直开启WiFi开关,那么你的手机将会不断搜索WiFi,这一过程一定会吃掉手机电量!

  省电操作DISCOVERY

  大部分手机都有内置关闭WiFi功能的小工具,有的手机甚至在上拉或者下拉菜单里,一般不需要我们每次都到【设置】选项里开开关关的。如果你没有内置此类小工具,就只能到设置选项里一个一个去关闭喽~

  手机屏幕过于明亮

  手机耗电最大的是屏幕,所以省电从调低屏幕亮度开始。不用担心把亮度调低就会看不清楚,屏幕调暗一点,看起文字来眼睛更舒服,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可以保护眼睛。尤其是在夜晚,能防止强光的辐射,又可以节省电量,何乐不为呢?

  省电操作DISCOVERY

  1、进入【设置】→【显示】→【亮度】,把屏幕亮度稍微调低一点。

  2、如果是有光学传感器的手机,也可以设定“自动调整亮度”,让手机根据外界的光线自动调整屏幕亮度。

  使用耳机不使用扬声器

  如果你爱用手机来看视频,那么电池肯定会很快耗尽。平时听音乐最好使用立体声耳机,不要用扬声器,扬声器的耗电量也是非常大的。

  手机电量不要用光再充

  当我们在讨论怎么使用手机才更省电的时候,不要忘记维持手机电池的健康才是根本解决之道。锂电池是可以随时充电的,为了减少充电次数而刻意将电池用光后再充满,对电池的寿命有负面影响。锂电池充电讲究“少吃多餐”,频繁的浅度充放电更有助于延长其寿命。

  这些错误的充电方法你都尝试过?

  1、新手机需要激活

  首先需要把手机中的电用光,再进行充电,而且需要反复操作3-4次才可以,这被称为激活。

  其实锂电池的激活没有这么麻烦,锂电池在长期存放后确实会进入“休眠”状态,容量也低于正常值,而此时只需要正常充电3~5次(不用刻意充满/耗尽)即可激活锂电池并让其恢复正常的容量。

  所以,新机买回来不需要把电池耗尽并且连续充电12小时。

  2、乱插充电器

  如果使用iPhone的插头给iPad充电,你会发现,那不是一般的慢啊!如果使用大功率的插头给小功率充电,速度则会加快很多!但是会对手机电池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在充电时请选用原装的充电器!

  充电线也是同理,最好选用原装的充电线,而且还要在几根长得很像的充电线上做好记号,以免弄混。外出时,大家都会选择充电宝,喜欢随便拿条相对比较短的线出门,如果是大牌厂商的充电线还好,否则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3、边充电边玩手机

  充电的时候电池、充电相关电路都会散发大量的热,若此时手机高负载运作,机身温度将会过高。而温度过高的手机也会通过降低性能、降低充电速度来控制发热,导致充电慢之余体验也受到影响。所以,最好不要边充电边玩手机。

  4、没电才充,一充就充满

  不要等到手机电量完全耗尽再去充电,而且也没必要每次都把电池充满。现在的手机大多数都是锂电池,讲究的是“少吃多餐”。锂电池的寿命是用充电周期来衡量的,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充电次数。充电周期,指电池的所有电量由满用到空,再由空充到满的过程。如果有一块2000毫安的电池,你每用200毫安之后就充满电,那么你要充10次电才算一个充电周期。

  而手机现在搭配的锂电池也没有所谓的记忆效应。无需担心充不满影响电池寿命。想充就充,想拔就拔,无需纠结。

  5、充电时戴着手机套

  现在智能手机很多人都会给他穿一件华丽“外衣”。殊不知锂电池在充电的时候会发热发烫,这些华丽的“外衣”会妨碍手机充电时热量的散发,从而影响充电速度甚至发生意外。

  若用户发现自己的手机在充电时发热不明显,那无需摘掉手机套,若充电时手机烫手,则果断摘掉。

  6、过度充电

  充电后不及时拔掉电源,会让电池一直维持着满电的状态,这样做会加快电池的损耗速度。很多人习惯晚上睡前充电,如果用原装的充电设备,充满电后会自动待机,这时候其实用的是充电器的电,不会使用电池,如果不是原装的话,持续充电则会损害电池!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 责任编辑:甘薇扬

热点资讯

健康活动

专家讲堂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