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健康综合

你是不是感觉喉咙有异物 慢性咽炎你真的了解吗?

  “儿子,你是不是感觉喉咙有异物,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早上刷牙还恶心干呕;那是慢性咽炎的症状,得用“慢严舒柠”!是多年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

  在我们门诊,每天都能碰到很多这样的患者,咽部异物感,咽喉部有痰,咳不出也咽不下去,反复清嗓咳嗽,男女老少都会碰到。

  首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咽的组成 (图一)。 咽部包括鼻咽,口咽和喉咽三个部分。

  图一 紫色部分为鼻咽部;绿色部分为口咽部;蓝紫色部分为喉咽部。鼻咽在鼻腔的整个后方,这里淋巴组织丰富,小朋友这个位置是腺样体的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至青春期腺样体已逐渐萎缩。成年人大多鼻咽部光滑或者少许淋巴组织,但是表面是光滑的、对称的。口咽部,顾名思义,口腔向后的延续,即我们张开嘴巴就可以看到的咽部的结构,

  包含了我们的扁桃体、口咽后壁等。喉咽部也称为下咽,形如漏斗,下面接着我们的食管,也是吃东西的必经之路,而喉咽部的前方就是我们的喉部,下面连接着我们的气管,这里对于我们进食和呼吸至关重要,所以称之为“咽喉要道”。

  知道了咽部的大致解剖后,我们再来看看慢性咽炎出现的原因。

  可以看出,上至鼻部,下至食道相关,都可引起咽部相关症状,如咽部异物感,咽喉部有痰,慢性咽痛,反复清嗓咳嗽等。

  更多时候,慢性咽炎更像是一些症状的总称,而并不一定特指某个位置固有的炎症。因为临床检查上来看,很多没有咽炎的人也可能会有咽部炎症的表现,而有的咽炎患者的咽喉看上去其实并没有异常。那这些相关器官组织是如何导致我们咽炎产生的呢?

  首先来看鼻部,鼻腔和鼻咽是相通的。鼻炎或者鼻窦炎的时候常常会出现鼻塞、鼻涕。鼻塞时,有部分气流会经过我们口腔进行呼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呼吸”,可以引起我们的口干、咽干等不适。而鼻涕呢,除了可以从鼻孔流出,还可以向后方流至咽部、喉部,引起咽部有痰、咳嗽或者间断性的声音嘶哑。

  接下来看口咽部,口咽部有着咽喉部丰富的淋巴组织,反复的炎症刺激就会产生慢性的炎症,表现出咽炎的具体症状。

  而口咽部最主要的淋巴组织就是我们的扁桃体。扁桃体反复发炎以后形成慢性炎症,扁桃体慢性炎症非发作期,同样会表现咽部不适的症状,如异物感、或者时常咽部咯出小米粒大小伴有臭味的黄色豆渣样物。

  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检查可见扁桃体增生肥大、扁桃体表面瘢痕、凹凸不平、与周围组织粘连或扁桃体隐窝内可见栓塞物。所以说慢性扁桃体炎也算咽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喉咽部也就是食道入口上方,所以有时喉咽部的问题常常与我们的食管、胃有着一定的联系。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除了食管反流外,临床上也会碰到咽喉反流的问题。

  也就是说一部分的胃酸经过了食管来到了我们的咽喉。大量的酸性液体对于我们的咽喉部黏膜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刺激,也就会导致我们咽喉部的很多问题,

  从症状上来说,会引起我们咽喉部的烧灼感、疼痛感、异物感、咽干、口腔发苦,甚至会影响我们的发音器官喉咙,引起我们的声音嘶哑、发音费力、刺激性咳嗽等。

  检查中我们就会发现咽喉部相应的部位水肿、充血,有时还可以导致我们的声带突形成肉芽肿表现。而这类的咽炎经过抑制胃酸等效果的药物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时甚至可以免除手术的痛苦。

  对于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一方面需要认真询问病史,另一方面建议患者注意生活饮食习惯。预防胃食管返流是十分重要的。

  改变生活方式是预防反酸、烧心的最好办法。尽量少吃高脂肪餐、巧克力、咖啡、糖果、红薯、土豆、芋头;严格戒烟和停止饮酒;少吃多餐,餐后不宜马上躺下,睡前2--3小时最好不要进食;如果晚上容易反酸,最好在睡眠时把床头抬高10--20厘米,都会有帮助的。

  如果饮食控制不佳,建议就诊消化科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系统化的治疗。

  综上所述,从解剖结构来看,咽部跨度从鼻部后方的鼻咽部经过口咽部到食道上方的喉咽部。因此,慢性咽炎需要考虑到鼻部,口腔,喉部和食道、胃等器官相关的疾病。同时,在人体抵抗力比较差的时候,比如受凉、吸烟喝酒、或者过度劳累等情况下就会容易导致细菌或者病毒感染,而咽部是最容易受累的地方之一。

  因此,对于慢性咽炎,增强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心理因素也十分重要,有些人焦虑、抑郁,紧张都会让也会表现在咽部导致咽部异物感,咳嗽咽痛等等。因此,对于出现慢性咽炎症状的时候,一方面建议来耳鼻喉科来进行相关检查

  比如喉镜,鼻内镜等,排除咽部相关疾病,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最后则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慢性咽炎是个常见病,几乎人人都经历过,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所以,慢性咽炎,你了解了吗?​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启航新健康博士专家团 作者: 责任编辑:湘湘

热点资讯

健康活动

专家讲堂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