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综合

这种癌症全国发病率第九 但是你可能从未听说过

    上海热线讯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癌症死亡占我国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十三五”期间,健康中国行动启动实施,癌症防治行动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提出了遏制癌症发病死亡趋势和提高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的目标。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癌症防治工作已进入精准突破的时期,需要重视过往被忽视的高发癌种,比如头颈癌。在近期举办的一场头颈部肿瘤疾病科普媒体圆桌讨论会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肿瘤专委会主委、上海市东方医院的郭晔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肿瘤科主任杨坤禹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副主任韩非教授共聚一堂,分享了目前头颈癌的疾病与治疗现状。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增头颈癌患者达到了14.2万,发病率仅次于排第八位的甲状腺癌,死亡人数将近7.5万,呈稳定上涨的趋势。但仍有很多人对头颈癌缺乏了解,长期忽视了这类高发癌症。

    “头颈癌根据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口腔癌、咽喉癌、鼻咽癌几大类,不同部位的症状表现就会有差别。”郭晔教授介绍道,“口腔癌往往表现为经久不愈的口腔溃疡或者是口腔内肿块,包括舌体或者舌根部的溃疡或新生物;咽喉癌的患者则会出现声音嘶哑,或者吞咽困难的症状。”

    头颈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检查中发现口腔黏膜或者是声带部的白斑以及息肉性的改变,可能是头颈癌的癌前病变,需要随访复诊并及时停止不良生活习惯。头颈癌患者大多都有抽烟和酗酒的生活习惯,烟草和酒精毫无疑问是主要致癌因素。此外,在中国台湾或者湖南某些地区,居民有嚼食槟榔的习惯。而槟榔里面含有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致癌因素——槟榔碱,导致当地口腔癌高发。

    在美国,因HPV病毒感染而致的相关口咽癌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为此,2020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九价HPV疫苗用于预防由部分HPV类型引起的口咽癌和其他头颈癌,让预防一部分头颈癌的发生成为了可能。

    正因为很多人不了解头颈癌,忽视了可能的癌前病变,70%~80%患者确诊头颈癌时已是局部晚期或晚期,需要进行综合治疗且较易复发。相关数据显示,头颈癌患者的死亡率较高,且复发或转移性头颈癌瘤5年生存率仅为3.6%。

    杨坤禹教授感慨:“头颈癌处于非常特殊的位置,治疗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器官功能和形体外貌,所以考虑需要更全面。头颈癌过往药物治疗较为局限,近年来最大的突破就是头颈癌有了一线免疫治疗。”

    2020年12月,国内首个针对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的一线免疫治疗药物获批。相对放化疗,免疫治疗的安全性更好,其运作机制是通过调动自身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细胞,并利用其免疫记忆功能让患者肿瘤保持长期退缩的状态,让一部分患者达到长期生存、接近“治愈”。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免疫治疗前移,希望验证其在不同肿瘤发展阶段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复发率。

    尽管疗效突出,仍有很多患者出于对经济负担的考虑对免疫治疗望而止步。为了惠及更多患者,从2021年开始,由默沙东支持、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发起的名为生命之钥的患者援助项目进行了全面调整。“最新的患者援助方案整体治疗费用降至以往的四分之一左右,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郭晔教授补充道。

    由于发病位置关键,头颈癌的治疗需要不同科室间互相协作,医学上被称之为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头颈癌过往治疗以外科和放疗科为主,随着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出现,内科医生的参与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和营养科等医生参与。”韩非教授补充道,“多学科诊疗模式并不单单是病人治疗,它还涉及到包括治疗后的病人康复训练以及毒副反应管理在内的患者全程管理。各科室应根据病人情况,因病制宜,及时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和安排治疗顺序,更好地保证患者的最大化获益。”

    为了集中力量建设我国头颈癌学科治疗,2018年CSCO头颈肿瘤专委会顺势成立,并制定了《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帮助提高头颈癌基层诊治水平。 郭晔教授对中国头颈癌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CSCO头颈肿瘤专委会工作不断推进,多学科诊疗模式和规范化免疫治疗进一步得到普及,临床研究持续探索免疫治疗联合拓展更多受益人群的可能性,未来中国头颈癌诊疗将进入新阶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先加

热点资讯

健康活动

专家讲堂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