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综合

冬季颈椎心脏不适 当心患上“颈心综合征”

冬季到来,突然而至的冷空气会让很多亚健康人群出现了各种不适,容易引发颈椎病、腰椎病、心脏疾病等。如果经常感觉心慌、胸闷、气短,可是做心脏相关检查都正常,服药也无明显改善,那有可能是患上了“颈心综合征”。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中医科肖丹副主任中医师指出,颈椎病已成为严重困扰人们生活的顽疾,我国颈椎病发病率在15-17%。颈椎病临床症状复杂,轻度症状以颈肩酸困疼痛、僵硬为主要表现;中度以上肢的放射痛,甚至伴有麻木无力,或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表现为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甚至四肢踩棉感,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案例一

白领小军今年39岁,长期从事电脑工作,平时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晚上休息时也是手机不离手,抖音微博一直在刷,还经常跷“二郎腿”。小军近几年来经常感觉心慌胸闷气短,可是做心脏相关检查都正常,服药也无明显改善。同时,伴随颈椎酸痛僵硬不适,容易疲劳,有时头痛头皮发麻,耳后和锁骨处疼痛,走路头晕,眼睛发胀,容易恶心呕吐,多年来四处求医,均无明显改善,深受困扰。

后来他经人介绍,找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中医科肖丹主任治疗,肖主任仔细检查后判断,小军患的是“颈心综合征”。通过肖主任家传的肖氏刃针手法,治疗一两个疗程,每次仅治疗几分钟时间,就把他这个久治不愈的疾病治愈。

案例二

白领袁女士今年48岁,患颈椎病15年,平时工作操作电脑和手机较多,回家喜欢织毛衣,经常长时间低头,颈椎长久固定一个姿势,导致了严重的颈椎病,富贵包,颈部肌肉僵硬、常年疼痛、转头不灵活、头晕、后脑勺疼痛、失眠、眼晴干涩、手麻,拍片有颈曲病变、骨质增生、关节紊乱,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十几年来,袁女士四处求医,颈椎手术也做过,均无明显改善。医生也建议过第二次手术,但袁女士考虑到再次手术的风险、手术费用和手术后恢复时间等问题,选择了保守治疗,疗效都一般。袁女士说:“每天都生活在疼痛里,疼痛到无法用语言表达,夜里疼到睡不着觉。”后来偶然机会经人介绍,袁女士找到了肖丹医生,经过10次肖氏刃针治疗,袁女士的所有不适症状都消失了。

如何判断是否患上了“颈心综合征”?

颈心综合征是常见病之一,原来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中青年人群发病也在增多。

这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刺激压迫了附近的脊神经、交感神经和椎动脉等引起的类似心脏病的综合征。除心前区疼痛和压迫感外,还可有胸闷不适心慌心悸、气促、颈肩部不适等症状。

如果有典型的颈椎病体征,并伴胸背痛心慌胸闷、心悸,可到医院通过颈椎X线、CT、MRU进行检查,如果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实验室检查排除了心脏器质性疾病,就可以考虑是否有颈心综合征的可能了。

“颈心综合征”的病因:

脊柱医学认为,颈心综合征,多由长期姿势不当,导致颈胸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颈胸椎侧弯等椎体形态改变,形成骨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周围神经、血管、颈椎交感神经丛下行构成分布于心脏的心丛神经(对心脏活动和冠状动脉舒张起着重要调节作用)。骨刺形成后,刺激压迫颈脊髓或脊髓血管,造成颈椎旁的交感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导致冠状动脉供血障碍,使脑干及高颈髓内的网状结构缺血缺氧,造成心脏活动及冠状动脉舒缩障碍、供血障碍,产生心绞痛或心律失常等症状。在临床,常常容易被误诊为心脏疾病。

为何肖氏刃针手法能治疗颈心综合征?

“肖氏刃针手法”源于中医学理念,以现代诊疗理念为指导,结合神经血管受压学说:通过肖氏刃针手法治疗,深层次的松解相关肌肉软组织粘连、挛缩、瘢痕、堵塞、僵硬的阳性反应点,解除脊神经血管的压迫,恢复神经血管功能。

特别提醒,固定一个姿势超过20分钟,肌肉就开始紧绷,容易引起肌肉疼痛。平时大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久坐久站、伏案过低、长时间玩手机,防止受寒凉和潮湿以及过度劳累损伤等,在工作生活中要劳逸结合。

专家介绍:

肖丹:副主任中医师、肖氏刃针创始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会诊专家

中医世家,无锡太湖学院副教授,无锡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特约高级讲师,无锡市总工会特约讲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一种扁弧刃针,在锡首创刃针特色门诊,扁弧刃针、祖传特色针法、整脊正骨、经络刺血、穴位自血疗法、松筋针法等,擅长治疗疼痛类、神经类、筋膜炎、脊柱类、肌肉类、筋骨关节、颈肩腰腿病等疑难杂症等。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作者: 责任编辑:先加

热点资讯

健康活动

专家讲堂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