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综合

保健品忽悠老年人 必须精准打击

  每克售价高达千元的“极草”,日前被国家相关部门从保健品中“除名”。调查发现,近年来,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占领市场,成本和研发费用则只占很小比例。

  保健品不是药品,这是基本常识,但很多人把保健品等同于药品。尤其是不少老年人,甚至把保健品当成“神药”,花巨资购买保健品后,还不让自己的子女知道,对保健品的“神药”功能深信不疑、走火入魔。

  以前,保健品的营销策略是“广而告之”,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保健品的身影随处可见,但大多是炒作概念、夸大宣传。近年来,保健品的“忽悠”式营销不断升级,特别是炒作高科技概念,让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对此偏听偏信。

  君不见,免费的“健康讲座”比比皆是,免费的“真实体验”无孔不入,吸引了无数老年人坐排排、吃果果。可以说,保健品的营销策略早已从“广而告之”,升级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精准忽悠。那些所谓的免费,实质是给老年人洗脑,目的是榨取老年人更多的钱。

  健康重要,老年人更看重健康。不少保健品有益于健康,但不是所有保健品都对健康有益无害,比如减肥类保健品,很多都非法添加了一些对人体有害的违禁成分。即使是优质保健品,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服用,人们早已形成的“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定势思维确实应该改改了。

  保健品不能治病,得了病还需吃药。药剂专家说得好,药品需要通过严格的临床测试,如果保健食品都有治病奇效,那企业还生产药品干什么?老年人需要保健,选购保健品时不妨咨询医生的意见;老年人得了病就要看医生和吃药,保健品代替不了药品的功能。

  保健品精准忽悠老年人,必须精准打击。一方面,食药、工商、卫生、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严打保健品精准忽悠老年人的各种违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老协会、职工退休委员会等相关组织应把老年人组织起来开展健康活动,给老年人“装”上一双慧眼,让他们看清保健品的精准忽悠本质。

    与此同时,家庭要给老年人更多温暖,子女要给老年人更多交流,别让老人沉迷于保健品不能自拔;老年人自身要培养各种健康爱好,如跳跳舞、唱唱歌、打打拳、练练字等,相信科学、杜绝迷信,不要把健康尤其是治病的希望寄托在保健品上。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老人网 作者: 责任编辑:幽幽

热点资讯

健康活动

专家讲堂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