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综合

关注生活细节 守护脊柱健康

    痛觉是人类最原始、最普遍、最早体验到的主观感受,同时也是相当复杂的一种感觉,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各系统器官和组织,其中尤以脊柱腰、背、颈部疼痛最为常见。11月18日,在由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科普基地和上海乐酷青年创意公益发展中心承办的“远离疼痛 让生活更美好”健康讲堂暨科普游园主题活动上,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疼痛科主任郑拥军主任医师从生活细节入手,指导市民群众正确守护脊柱健康,远离疼痛。

    郑拥军介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姿态、习惯、行为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进而引起疼痛。以脊柱来说,转腰、背包、开车、坐懒人沙发……这些稀松平常的动作和行为中就暗藏着不少“伤脊陷阱”。

    缓解腰背疼痛切忌转腰

    如今,由于学习、工作,以及娱乐方式的改变,久坐已成为普遍现象。郑拥军介绍,长时间坐着会令人体血流不畅、肌肉僵硬,腰酸背痛在所难免。此外,久坐对老年人群更不友善,它会引起肌肉萎缩,甚至引发静脉血栓,严重时可致命。

    “开车其实是一个比较容易忽视的久坐行为。开车时,人的腰部长时间受力,这会对腰椎造成损害。因此,建议在开长途车时,每隔1~1.5小时前往服务区休息片刻。”郑拥军介绍,“若老年人坐在后排,且由于空间有限,大小腿的弯曲角度小于90度时,开车的间歇时间应缩短至40分钟,以避免因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栓塞,危及生命。”

    谈到缓解因久坐带来的腰背酸痛,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动作就是扭腰或转腰。郑拥军提醒:“人体的腰椎先天就没有转圈的功能设计,长期转腰会导致腰椎小关节因不断受挤压和刺激而发生退变。对于腰部肌肉的放松,向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拉伸是比较好的活动方式。此外,八段锦、易筋经等锻炼也对脊柱很友好。”讲座现场,郑拥军详细介绍并示范了拉伸颈部、胸部、腰部及腿部肌肉的锻炼方式,并带领现场观众一起练习。

    郑拥军提醒:“眼下已至深秋,但依然能看到不少人大清早就在户外活动,或慢跑、或打拳、或做操。俗话说‘日出而作’,运动锻炼的时间安排也应当遵循自然节律,太阳升起后再出门锻炼。运动、锻炼时长以1小时为宜,尽量控制在1.5小时内。”

    单肩背包易引发脊柱侧弯

    单肩背包,或提、背重物,对脊柱也是一种负担。“脊柱就如同一棵小树苗,之所以能长得挺拔是因为它一直向上生长,两边的力是均衡的。若长时间的单肩背包,或提、背过重的物品,就相当于在树的一侧拉了条钢索,日积月累小树苗便会慢慢长歪。在医学上,这就叫脊柱侧弯。”郑拥军介绍,“脊柱侧弯在儿童青少年中比较常见,家长可以自行给孩子做亚当斯(adams)前屈测试。”

    “老年人群出现脊柱侧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骨折,拎东西,甚至只是一次咳嗽都有可能发生。”郑拥军介绍,“脊柱侧弯不仅会引起疼痛酸胀,还会对人体的五脏六腑造成影响,引起心前区疼痛、心慌胸闷、偏头痛、头晕、眼睛干涩、女性痛经等,它们被统称为脊柱相关性疾病。”

    郑拥军建议:“在背包的选择上,双肩背包是比较好的选择,尽量不要单肩背包。另外,要避免过度负重,这也会给脊柱造成额外负担。”

    “正襟危坐”免受椎间盘突出侵扰

    坐姿对脊柱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很多人回家后就喜欢窝在软趴趴的沙发里,并长时间保持“葛优躺”的姿势。郑拥军指出,“葛优躺”对腰背部脊柱的伤害很大,尤其是在材质较软的懒人沙发里“葛优躺”。

    “我们提倡的坐姿是‘正襟危坐’,后背可以垫个小软垫,或有支撑作用的靠枕。若长时间陷在没有任何支撑的沙发里,脊柱会慢慢变形,进而刺激神经,这也就是为何有些人在沙发里窝了几个小时后,出现手麻,脖子和腰部无法动弹,甚至在深呼吸时感到胸背部疼痛的原因。”郑拥军建议,“在购买沙发时,不要选择材质过软的懒人沙发。”

    郑拥军提醒:“还有两种坐姿也要杜绝。一是椅子坐一半,然后将腰背部靠在椅背上,在椅子和人体间形成一个三角形,这种坐姿很容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另外,在看手机或用电脑时,很多人都会保持脖子前倾且驼背的姿态,此时颈椎间盘的压力陡增8倍以上。”

    在同期举办的科普游园主题活动中,郑拥军带领华东医院疼痛科团队在现场开展专家咨询活动,就居民普遍关心的疼痛问题进行解答,并给出个性化的就诊和治疗建议。一旁的健康趣味游戏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大家在微运动趣味挑战游戏中学习并掌握不少适合在办公室开展的锻炼方式,获益匪浅。据悉,本次科普游园是健康上海行动专项依托“一江一河”打造精准健康科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记者 瞿乃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 作者: 责任编辑:先加

热点资讯

健康活动

专家讲堂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