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热门: 7·23温州动车脱轨事故 地铁屏蔽门6天2爆 上海申奥操难度大 嘉年华归来 姚明退役发布会 上海申奥 世游赛"十大美女" 网络红人"小胖"结婚 何婕首获"金话筒" 新黄浦里弄房卖"天价" 宝山长江西路发现碎尸 "达芬奇"发布会闹剧 高铁又挂了 市工商立案调查达芬奇 沪暂不放开"生二胎"政策
【浏览字号:
追捧权威医生背后的是与非
http://health.online.sh.cn 2011-04-18 13:37 [来源]:健康报

最近,一份名为2010年版济南医生“红黑榜”的帖子成为网友热捧的“看病指南”,网友不遗余力地“抹黑”和“捧红”,希望从中甄别出真正的权威医生。其实,在网络论坛上,总有各种各样的患者急切地询问着“哪里的医生最权威”。那么,何谓权威医生?患者寻求的究竟是怎样的权威?如何才能走出盲目追捧权威的误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患者就医表现出明显的权威取向

王女士多处关节疼痛,在家附近一所医院就医。医生根据其症状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采用西药治疗一段时间却不见效果。王女士又去看中医,服用40多服中药后,病情反而加重。后来,她几经周折请来一家三甲医院的肾病风湿科教授诊治。教授检查后,仔细观察了她的手指,说:“你不像是类风湿关节炎,可能是红斑狼疮。”经过化验,这个诊断被证实了。对症治疗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王女士感动地说:“不愧是权威专家,让我不再走弯路了。”

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是很多患者追捧权威医生的重要意图。然而,盲目地寻求权威也让一些患者的求医路更加曲折。

患者李先生慕名从外地赶到天津,专程到天津总医院挂某位专家的号。事不凑巧,这位专家刚好出国了,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为了等专家回来,经济上本就不宽裕的患者不得不在医院附近租房子。最后,专家是看上了,但诊治建议跟当地医生的诊断无异。

不久前,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教授屈英和牵头的一项调查显示,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权威取向,多数患者趋向于到大医院找权威医生看病。

屈英和解释说,“医生权威”是指医生所拥有的医学知识、技能和影响力,可分为内在权威和外在权威。内在权威指的是医生的实际医疗水平,外在权威指的是医生的业务职称、学术头衔和行政头衔。调查结果显示,68.3%的患者认为“医生权威”是指医生的实际医疗水平,31.4%的患者认为是指医生的业务职称、学术头衔和行政头衔。

正是看病的权威趋向让半数以上的患者首选去大医院看病。调查结果显示,有57.7%的患者看病时首先去地市级以上的大医院,其中,首先选择去大学附属医院或省级以上医院看病的高达22.5%。调查数据还显示,有58.1%的患者认为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是看病选择医院的主要考虑因素,72.4%的患者认为医生的诊疗技术水平是选择医生的主要考虑因素。

不知名的小医生也能解决大问题

著名健康教育专家、上海中山医院原院长杨秉辉表示,什么样的医生才叫权威是个很难界定的问题。“有些患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医院院长或科室主任一定是某领域的权威。但有一个问题容易被忽视:院长也好,主任也好,都是因业务好而获得的职务,但不一定是技术水平最好的医生。还有些人追捧教授,但教授是教学职称,课教得好也不代表临床经验和医疗技术就是最好的。”屈英和教授也表示,个别医生存在名与实不符的情况,如身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科主任,其临床诊疗水平却不一定很高。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郁琦经常接诊到那些冲着“协和”招牌、不惜千辛万苦来看病的患者。“现在,我国的患者寻找权威的途径首先就是网络、书报以及患者之间的口口相传。这些途径都或多或少存在片面性,比如报纸会刊登某医生的个人广告,而不同患者的病情却存在个体性差异。另一方面,我国各地医疗水平差异巨大,患者不了解情况时,就全靠‘碰运气’。有一位不育症患者求医心切,走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听说哪个专家、哪个验方管用就去试,结果反倒耽误了治疗。”郁琦提醒患者,要对所谓权威有一定的分辨力,不要被专家、教授的头衔唬住,也不能病急乱投医。

郁琦说:“追捧权威是国人的一个通病。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只要生病就找最好的医生的心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只要找对路了,基层同样有很多能解决问题的好医生。”

2006年春天,张大妈自感胸部闷痛,检查后拿着心电图找值班医生,却被怀疑需做心脏搭桥手术。一家人吓得手足无措,正打算上省城的大医院找专家看,却碰到了一位有经验的王医生。在王医生的细心检查和指导下,张大妈的冠心病明显好转,她逢人就说这位不知名的小医生给她解决了大问题。

患者追捧权威,专家有一定的责任

屈英和教授的调查还发现,七成多的患者希望通过关系就医,以接近权威,享受优质医疗资源。他分析说:“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我国医疗资源的80%都集中在城市,而在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特别是优势资源几乎都在大医院。城乡患者就诊流向自然会向城市里的大医院集中。二是伴随着对健康的重视和经济支付能力的提高,患者一味追求名院、名科、名医,小病也一定要去大医院看,也一定要找专家看。患者就医的权威取向使患者不论大病还是小病、病轻还是病重都首先选择去大医院看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

天津总医院的护士金鑫认为,盲目追捧权威不仅劳民伤财,还造成了医疗资源的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她曾亲眼目睹很多为求权威诊治不惜血本找关系的患者。

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的门诊号全部是预约挂号,每次出诊一般可以看8~10位患者。这样必然会有一部分患者希望看他的门诊却约不上号。曾有这样一位患者,约了很长时间都约不上号,就通过关系找到了专家的妹妹。支修益觉得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患者可以先挂医院胸外科的普通号,做完相关检查后,如病情需要,医生会通知主任为该患者无条件加号。

支修益认为,要解决患者盲目追捧权威的问题,需要卫生主管部门、医学会和医师协会、各专业学会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严格监管医疗广告,严格新药审批和新技术准入,鼓励专科学会加强医学继续教育,鼓励并推广多学科协作的疾病中心模式,重视并加强常见疾病防治科普宣传工作。此外,建立符合现代需求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和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机制也很重要。郁琦表示,权威的专家数量有限,他们的精力也有限,不可能解决所有患者的问题。所以,真正的权威应无私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基层医生,提高基层医生的水平,分流病人。

“患者追捧权威,专家也有一定的责任。现在,慢性病患者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都需要多次就医。有的医生喜欢把信任自己的患者抓在手里,这样做欠妥。专家完全可以把病情不太重、不一定非他看不可的患者介绍给资历相对较浅的医生。这样,年轻医生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我经常会把我的患者介绍给我的学生,并告诉患者,这位医生也是可以信任的。”杨秉辉说。

[选稿]: 陈敏莉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客户服务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0]0587-035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市互联网举报平台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1996-2011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