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热门: 姚明5700万豪宅(图) 沪20日晚现不明发光体 海底捞骨头汤系"勾兑" 警方调查“摸奶哥” 地铁连现比基尼少女 预报高温反迎来暴雨 罗山路脚手架坍塌6人伤 金沙江路城管与摊贩冲突 迪美女被男友捅数刀亡 2011上海书展 "年终奖计税法调整"系伪造 星尚主持尺度大 钟丽缇离婚 三号线情侣吵架女友落轨 最美武术冠军车祸遇难
【浏览字号:
8月23日“处暑”告别炎夏每天不妨多睡一小时
http://health.online.sh.cn 2011-08-23 15:19 [来源]:解放牛网

防暑祛湿、养护脾胃为宜

“处暑”后,每天可多睡一小时

晚报记者 许沁 实习生 王丹 报道

下周二将迎来“处暑”节气,这标志着炎热的夏天即将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日渐增大的早晚温差常常使人们感到容易犯困乏力,身体干燥缺水。对此,专家提醒,“处暑”节气过后,可适当调整改变日常作息习惯,像每天可多睡一小时。此外,面对可能愈加干燥的天气,市民也可预防干燥伤人。

“处暑”过后尽量早睡早起

“处暑”节气代表“三伏天”已过或接近尾声,也说明夏天的暑气即将退去,但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夏打盹和秋乏症可能都会在这一时期同时出现,让人感觉浑身上下懒洋洋。之所以出现乏力的现象,则是由于炎热的夏季会让人消耗太多能量,但到了处暑,人体开始修整,准备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也会产生疲劳症状。对此,人们的起居作息在这个时候也可作出相应调整,比如:尽量早睡早起,养精蓄锐。在处暑过后天气变凉,还应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可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小时,晚上尽量争取在10点之前入睡最好,且要坚持早睡早起,以提前进入预防秋乏的“备战”状态。另外,还可坚持适当午睡,这有利于化解困顿的情绪,特别是对老人而言,这点更为重要。

由于夜间气温偏凉,提醒市民在晚上睡觉时还要记得关上空调,腹部盖上薄毯,以防脾胃受凉。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流通空气。室内还可养一些植物,比如:盆栽柑橘、吊兰、文竹等绿色植物。

饮食注意防暑祛湿养护脾胃

虽然,处暑过后意味着秋天即将开始,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秋天,桑拿天、雷阵雨的天气依然较多,天气也较为闷热,因此,近期还应注意防暑祛湿,养护脾胃,夜里不要贪凉,不要多吃冷饮,预防胃肠道疾病。

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人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食欲感也不强,因此,在饮食上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过凉的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仅要注重消暑清热,还要注意健脾祛湿。这一时节,比较适合多吃一些健脾、祛湿、养胃的食物,比如:赤小豆、薏仁米、莲子、扁豆、冬瓜等,也可吃一些茯苓,还可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多数蔬菜和水果性寒凉,且具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还含有大量水分,在果蔬中还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等,可改善燥气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但食用新鲜果蔬一定要适量,少食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比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

特别是最近白天气温仍高,很多人习惯于食用生冷瓜果、冰冻饮料。但过量食用这些冰寒的食物容易损伤脾胃,甚至出现腹泻,抵抗力下降等问题,从而为秋冬季节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复发埋下“病根”。

此外,还需提醒的是,“贴秋膘”等倡导多吃肉类及秋天进补的传统习俗,对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也需因地置异,因人而异。市民的饮食还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谷物、豆类、薯类、食用菌类等食物,少吃高热量、难消化的肉食。否则,如果吃太多肉食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胃肠正常功能,为慢性肠胃疾病埋下隐患。

空调房里防“秋燥”要多饮水

处暑时节,也难免“秋老虎”猖狂,在此期间气候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而处暑时节也是“热燥”天气的开始,有时候可能比夏天的干燥还要明显,市民常会感到既热又燥,容易出现“秋燥症”,主要表现为鼻腔干燥疼痛、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免发展为疾病。

对付“燥热”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开水中加点盐或蜂蜜,尽量少吃油炸、烧烤及热性食物,可多吃些水果、百合以及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另外,除了多补充体内的水分外,还可注意保持居住环境的湿度,这也是润燥的重要手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家中种些花或养点鱼。现在还有不少家庭每天都在家长时间开空调,结果“秋燥”不请自来。如果在干燥的空调房中待久了,人体的津液自然会受到更大损伤,加剧“秋燥”症,导致皮肤干燥、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等症状。建议在家里也可选用空气加湿器,把空气湿度调高,防止“秋燥”肆虐。

[作者]:许沁 [选稿]: 杨秋婕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客户服务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0]0587-035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市互联网举报平台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1996-2011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