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热门: 预报高温反迎来暴雨 罗山路脚手架坍塌6人伤 金沙江路城管与摊贩冲突 迪美女被男友捅数刀亡 2011上海书展 "年终奖计税法调整"系伪造 星尚主持尺度大 钟丽缇离婚 三号线情侣吵架女友落轨 最美武术冠军车祸遇难 吴卓羲张馨予恋情 邱盛炯与空姐领证 沪上大学生预期月薪5000元 寒酸!仅4名球迷观战申花 崇明婆孙当街被砍身亡
【浏览字号:
医生负荷“超载”,谁来关心他们
http://health.online.sh.cn 2011-08-22 09:10 [来源]:健康报

让医生多一些积极体验

吴 剑

生活在现代社会,整体竞争增强,文化撞击猛烈,心理压力加大,医务人员首当其冲。医生的工作负荷加重,还面临着医患纠纷的困扰,这使得医务人员整体的健康水平下降,慢病发病增加,心理障碍多发,工作受到影响,乃至其满意度和幸福感下降,流失率增加。如此发展下去,必定影响医务人员的个人发展、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健康事业的发展。

中国医师协会的调研报告表明,在缓解看病难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再单靠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医生休息时间的方法,中国大医院医师的工作负荷已呈现“超载”现象。调查数据显示,医师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医的占78.01%,希望子女从医的仅占6.83%,这一比例再创新低。从事某一技术行业的人若希望自己的子女也从事该领域,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对自身行业的正面评价和肯定。从年年走低的“希望子女从医比例”中,我们看到了医师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失落。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提高,需要有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制度。在现行的卫生政策和医院制度设计上,我们需要考虑医务人员的健康和感受。让医师们长期超负荷工作,既不是医院科学管理的方式,也侵犯了医务人员的基本权利。因此,医疗机构要关心、关注、关怀医务人员,切实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使命感和神圣感,医院管理工作要落实对医务人员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样才能使医务人员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救死扶伤的事业中去。(作者为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把功夫下在医疗之外

杨国利

不久前,某儿科主任介绍了一个具体案例。在早交班时,有关新入院患者病例报告显示,患者呻吟伴紫绀8小时余。儿科主任问大家:“这个主诉有问题吗?”大家说:“没问题!有症状、有时间,简明扼要,完全符合病历书写规范。”儿科主任又问:“院内新生儿呻吟伴紫绀8小时余才住院,这是应该的吗?这有明显的医疗安全隐患。”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并就此开展了讨论,最后针对当事医生的心理状态达成了共识:①惰性:收治病人的主动性不够。②侥幸:希望这个病人的紫绀现象是一过性的或者是假象。③恐惧:因为只有一名医生值班,担心患儿出现意外。

通过这一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医生表现出的诸如惰性、侥幸、恐惧等负面情绪,常常是威胁医疗安全的大敌。然而,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医生该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

仔细分析起来,造成医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大致有3个方面。一是个人内在的原因,例如抑郁症状态。二是客观的原因,例如过度疲劳。医生如果忙了一夜而第二天还得不到休息,就会造成生理上的过度疲劳,人体会保护性地形成诸如惰性、侥幸和恐惧等心理反应。三是主观原因,例如被某种不愉快的事刺激而不愿意做某事,典型的如夫妻吵架、同事不合等,都会出现防御性或投机性心理。对医疗卫生行业而言,医务人员的收入低、责任大、工作强度高、社会的不宽容、“医闹”的伺机而动等现象,都是滋生或助长诸如惰性、侥幸或恐惧等负面情绪的“乐土”。

在当前的医疗卫生行业,大医院等医疗机构人满为患,而二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中心等基层医疗部门却门可罗雀,生存艰难。就以儿童医院为例,一方面是儿童医院门诊日日创新高,一方面却是患儿家长叫苦连天,看病难从中可见一斑。更严重的问题是,儿科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且队伍不稳定,医生常常处于“过劳”状态。

记得报刊曾有议论,指责医生竟然还要午休、还要双休日。在很多就医者眼中,医生就应该随叫随到,似乎他们根本就不应当有人的需求。要知道,医生也是人,也有人的一切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也有疲劳、厌倦;也有喜、怒、哀、乐、悲、恐、惊等情感活动。用人性的眼光看待医生,他们不是天使,也不是商人,更不是白狼,而仅仅是有血有肉、有感情也有理性的普普通通的男人和女人。他们既要为人父母,也要为人子女,有朋友有社会活动,而这所有的社会身份都意味着责任与义务。只有把医生当普通人看,或许才能破解医疗卫生行业之困。

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公正与平等,而这不应该仅仅要求医生对患者做到公正与平等,还应该包括患者以及社会对医生也要公正与平等。我们不仅需要完善成熟的医疗制度,更需要制度之外的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社会氛围作为支撑。只有给予医务人员必要的和必须的人文关怀,患者的医疗利益才能有坚实的保障。(作者单位: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作者]:余运西 [选稿]: 杨秋婕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客户服务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0]0587-035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市互联网举报平台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1996-2011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